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每一个参赛机器人都在创造历史”
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4日启幕
人民网记者 池梦蕊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初秋的阳光。馆内,刚刚斩获2025机器人世界杯人形组成人组冠军的清华火神队工程师们正在忙碌备赛——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即将启幕,运动会共设100米障碍、足球5V5、自由搏击、清洁服务、混料分拣、物料搬运等26个赛项487场比赛,来自全球5个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参赛队伍注册参赛。“5V5足球赛对于人形机器人是一个新挑战。”清华大学火神队队长罗长盛说,“相较于2V2和3V3,5V5需在不同机器人间切换角色,难度提升了好几档。团队正在研究算法配合策略,以更好实现机器人在站位、传球和攻防等方面的协同。”
备赛人形机器人。 人民网记者 池梦蕊摄
当中国技术团队全力攻克算法技术难点时,来自全球的参赛队伍已陆续抵达北京,他们对中国的硬件实力与赛事筹备工作赞叹不已。
——“amazing(令人惊叹的)”
荷兰队队长阿尼什用这样一个词形容感受。这支有着20年参赛经验、获得过八次世界冠军的老牌劲旅首次来到中国参赛。“赛前的实训基地非常专业,正式参加比赛的场地‘冰丝带’远远超出预期。”阿尼什难掩兴奋,“训练场地上每天跑满十几台人形机器人,我们之前从未见到过这样的场景。”
——“unique(独一无二的)”
阿联酋队参赛队员赛义夫坦言,此次大会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这次比赛为整个产业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机会,能够让全世界都参与到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变革中,是加速产业发展的大好机会。”
——“basically everything(一应俱全)”
葡萄牙队队长安东尼奥对训练场地赞不绝口,称其“一应俱全”。“1:1复制的备赛场馆非常完备,这能更有助于队员去训练。”安东尼奥说。
葡萄牙队进行备赛调试。 人民网记者 池梦蕊摄
“我们想通过丰富的赛项设置,来进一步检验人形机器人‘智能’和‘体能’的综合能力及融合水平。”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坦言,机器人在参与各类赛项过程中,需要在动态环境中完成感知、决策、执行的长程复杂任务,对机器人的智能化、自主化、通用性和泛化能力要求更高,更能体现机器人执行任务的能力。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熊猫眼”。 人民网记者 池梦蕊摄
在国家速滑馆西南侧的下沉广场,高12米、穹顶直径32米、俯瞰形如“熊猫眼”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已准备就绪,场馆穹顶环绕的LED彩色灯带,从红到紫渐次过渡,点亮夜空。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熊猫眼”。 人民网记者 池梦蕊摄
“‘熊猫眼’赛训基地为保障机器人的训练需求,可系统且精确地调控温度、湿度及空气洁净度等参数,确保机器人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赛事组委会市场开发部部长赵东伟介绍,“熊猫眼”屋顶采用三层,从温度、湿度、噪音等方面最大限度保证比赛环境。
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穹顶下,中国自主研发的仿生肌腱正在机器人关节中流畅运转。当前,我国正加快高端整机、关键零部件和工艺软件创新,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的2/3。
人形机器人5v5足球测试赛现场。 人民网记者 池梦蕊摄
“北京机器人产业总体处于国内第一梯队,特别是在新兴的人形机器人领域处于国内领先阵营。北京市将机器人作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个颠覆性产品。”姜广智介绍,近两年,北京紧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持续深入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机器人产业高水平创新发展,力争将北京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高地。
“让机器人服务人类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我们的目标。”姜广智透露,本次比赛聚焦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场景,设置了工业场景、医院场景和酒店场景,比赛项目包括工厂物料搬运与整理,药品分拣与分装,迎宾与清洁服务等,比拼的是机器人的实用技能和智能化水平。
银河通用队人形机器人进行药品分拣场景训练。 人民网记者 池梦蕊摄
在训练测试现场,记者看到:银河通用队的人形机器人只需“扫一眼”医生开的药单,屏幕上立刻弹出药品名称、规格、位置,紧接着“旋转滑步”到药架前,机械臂精准伸向对应药格,连最上层的小药瓶都能稳稳够到;酒店场景中,北京理工大学队的人形机器人用机械臂精巧地拧转钥匙,开启房门,进入房间后依次将散落在桌上、地上的垃圾纸团依次放入垃圾桶内,动作一气呵成。
“人形机器人赛场上的短跑冠军有可能化身为首先冲入火场的消防队员,足球冠军队有可能是未来生产线上协同工作的工作班子。”正如姜广智所言,“每一个参赛的机器人可能都不完美,但是都在参与创造历史。”
(翻译黄涵雅对本文亦有贡献)
第二证券-上海股指期货配资-十大合法配资-股票配资论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